你是否正在体验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或在某一刻情绪奔涌但是却找不到人诉说内心?亦或是陷在“人为什么而活”这样的思考中?如果你正遭遇这些困扰,这本书或许能帮你稍许从容地应对——《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是把你带出孤独困境的人生建议,也是心理咨询师洛莉·戈特利布的写给每一个人的故事。
乍一看,这本书的书名像是鼓励大家与人建立联结,多找人倾诉心事的鸡汤文,实际并非如此,它以心理咨询师的第一视角带我们走进一次次的心理咨询,随着咨询进程的推进,每位来访者以及咨询师本人内心的痛苦、挣扎、努力以及成长跃然纸上,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丰沛充盈。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众所周知,“找人交流”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然而事实上,国内的社会文化与审美更偏向于含蓄深沉、和中简静。要坦然面对自己,将烦恼和痛苦毫无保留地向他人言说,这对大部分人而言并非想象中那样轻松。
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充满幻想,觉得心理咨询师张张嘴,问题就能好转,他们说的话语充满了禅意,也非常的高深,毕竟是带着某种“魔力”。当我们对这个职业充满理想化的憧憬的时候,我们也会有很多的疑问:“心理咨询师吸收了那么多的负能量,如何化解?”,“咨询师遇到特别不喜欢的来访者怎么办?”,“咨询师有没有想不开的事情?”作者用书中的故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所以,这本书其实向我们展示了作者作为治疗师和来访者双重视角下的心理咨询的真实模样——他们也是普通人。借此,作者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实:
人类所面对的烦恼都是相通的——爱与被爱、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不论你以什么样的身份。
书里提到,来访者来做咨询,每个人都会讲述自己不同的故事,我们讲故事的方式可能影响了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就是向来访者们“举起一面镜子”,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并用其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觉得只有自己才有这个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会觉得孤独,可未曾想过,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也有一个人正在和自己遭受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同样的感知。
只不过,现在,他说出来了,并且让你听见了,不管这些话是他自己说的,还是被别人转述的。这就仿佛是对方在和你聊天,在讲述他的心路历程,而你恰好有同样的体验。
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发现你情绪的过程,让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你可以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他们能够面对面地帮你感受你自己,更重要地是,帮你看清你自己。
大多数人在求助心理咨询的时候都希望快速解决问题,快速找到答案,为什么我会抑郁?为什么我总是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总是感觉到焦虑紧张该怎么办?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因为改变的责任不在心理医生身上,而是在来访者身上。因为能够改变的,以及决定是否改变的,终究是和我们自己。
心理医生会理解你的看法,但未必会赞同。他会剥开你的内心,拿着一面镜子,要求你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用你平时逃避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我们没办法要求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实是,一次的咨询时间,咨询师还没能够开始了解你,你就被扔回了现实世界——一切的改变都取决于你自己。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显示出我们共通的人性:
没有人能够幸免于心理上的战斗,我们都在挣扎,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它。但假如你愿意和人聊聊,去承认、面对痛苦,就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