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你已经通过影视剧、专业书籍、社交媒体等途径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有了一些印象。或许你也想过“心理咨询就是和人坐着聊天吗?”“心理咨询就是通过微表情、画画、催眠来分析我吗?”“去心理咨询室=我心理不健康吗?”请带着这些疑问,来看看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样的。
心理咨询既不等同于简单的聊天或谈话,也并非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更不是开药治疗。专业的心理咨询具有独特的原理和理论支持。
1、心理咨询并不是指随随便便的聊天。
知道心理咨询是以谈话为主要形式后,一些人对心理咨询颇不以为然,会想“不就是聊天嘛!和谁不能聊呢?”,但心理咨询的“聊天”并非如此简单。心理咨询师在谈话中会很用心的根据自己的经验,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有理论支持的积极思考的谈话,与一般谈话或聊天的消遣作用有着天壤之别。心理咨询师与求访者的谈话是为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聚焦于受助者,不会将话题聚焦在自己身上或其他方面而忽视受助者。
2、心理咨询不同于思想教育工作。
不同于思想教育工作,心理咨询需要“主动性”,是来访者自愿走进咨询室寻求帮助。思想工作在未开始前就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个人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而心理咨询是非常注重个别化。比如同样是对工作环境不满,竞争心或支配欲太强的人,经过咨询往往会体会到“顺其自然”或“无为”的益处,产生相应的行为改变;而有自我怀疑、害怕竞争、回避挑战的人则可能受到鼓励,从而积极生活。
3、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模式不同于精神科医生。
从本质上来说,精神科医生所遵循的工作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包括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疾病,以诊断、开药为主要治疗内容等。而心理咨询师所遵循的工作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学的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综合理解问题发生的机制。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这是过程会受咨询目标、受助者问题严重程度、受助者动机等因素影响,无法通过一次面谈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需要咨询师和受助者共同努力,帮助受助者激发改变潜能。